ABUIABACGAAg3NjH7gUom_2_nQcwuBc4uAI

科学饮水~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带给人类的危害日显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当今世界上80%以上的疾病都与水质不良有关。由于水污染,水中携带大量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从而使人产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影响后代的健康。另外,碳酸饮料、能量饮料、果汁饮料等越来越普遍,大量饮用含糖饮料导致肥胖儿童日益增多,大量饮用碳酸饮料者一些重要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A、叶酸、镁和钙等)摄入量可能减少。因此,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必须做到科学饮水。

IMG20200408092923.jpg

水的作用

       水不仅构成身体成分,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润滑组织和关节。

       (2)输送营养成分,转移代谢产物,并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3)人体内所有的生化反应,都依赖于水的存在。

       (4)水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

     饮用水分类

        目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饮用水主要包括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人造矿化水和天然水等。

     科学饮水十要素

        1.定时饮水

       很多人饮水的唯一原因是感觉口渴,但口渴这个生理反应与机体的缺水状态并不同步。感到口渴时喝水是“被动饮水”,久而久之,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潜在”的缺水状态。定时饮水,就是主动饮水,即不等到“口渴”就按时饮水,这有利于机体代谢。

         2.定量饮水。

         健康成人每天需要2500毫升左右的水。人体内水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饮水占50%,食物含水为40%,体内代谢产生水10%。成人一般每日饮水量为1500~1700 ml,老年人每日饮水量可以控制在1500 ml左右。在夏季出汗多的情况下,可以相应增加水量。

        3.培养正确的饮水方式

        不要在口渴时大量喝水(一次性喝水超过500毫升),应少量多次饮水,以每次200毫升左右为宜。

        4.制定饮水时间表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和生活习惯不同,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饮水时间表,并持之以恒。

         5.清晨饮水

        夜间睡眠,长时间不饮水,加上机体显性和隐性排汗及尿液的形成等生理性失水,造成机体相对缺水,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减慢,造成体内代谢物堆积。清晨饮水能够很快地被排空的胃肠道吸收和利用,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净化血液,增强血管弹性,促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尤其有利于高血压、脑栓塞等疾病的防治。另外,清晨饮水还可以防止由于粪便的淤积而引起便秘。

        6.饭前1小时饮水

        饭前1小时喝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进人血液,补充到全身,同时还可使消化器官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来增强食欲。

        7.控制饮水温度

        适宜的水温将水烧沸3分钟,待自然冷却至20℃~25℃,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水都不适于饮用。烫水容易灼伤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冰水则容易引发胃肠道痉挛。

         8.不喝生水

        未经有效措施处理的生水可能存在细菌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机化合物,所以,不喝生水应成为人人遵守的饮水安全准则。

        9.不喝陈水

        水烧开的时间或者烧开后放置的时间过长,会造成水的老化,使水中的有毒物质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常喝陈水,不仅能使血液丧失输氧能力,还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实验显示,喝自然冷却、搁置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的白开水,对人体健康最为有利。

        10.不喝反复煮沸的水

         在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中的硝酸盐可转变为亚硝酸盐,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也会增高。长期饮用这种水,会干扰胃肠功能,引起腹泻、腹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