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IABACGAAg3NjH7gUom_2_nQcwuBc4uAI

桶装水菌落总数超标?不必谈菌色变

    桶装水菌落总数超标?不必谈菌色变

    近日,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公布了今年第二阶段19类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监督抽检结果。抽检显示,瓶(桶)装饮用水、纯净水等微生物超标问题突出,不合格率将近三成,791种各类饮料被曝不合格。广东省瓶桶装水协会会长罗坦提醒消费者,菌落总数除了包含致病菌外,还有其他无害或有益的菌群,消费者应该懂得正确使用饮水机、辨别桶装水,不必“谈菌色变”。

  包装及流通环节均影响水质

  目前,桶装水已成为家庭和办公场所一种主要的饮水方式。但一直以来,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的不合格,也让消费者对桶装水产生了信任危机。据了解,近年来广东省桶装水市场的抽检合格率一直徘徊在60%左右。

  而菌落总数不合格、大肠菌群不合格等问题,也一直是桶装水的老大难问题。部分企业如果在清洗桶装水桶、消毒和包装等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执行操作规程,就容易导致菌落的滋生。

  据罗坦介绍,桶装水包装桶循环使用,来自千家万户的回收桶存在二次污染,其中回收桶中的残留水含有大量微生物。“如果回收桶清洗消毒不彻底,残留的微生物滋生繁殖,将导致产品菌落总数指标超标。”

  此外,流通环节也是另外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还表示,在装车、卸货、水店存储、送货上门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或不规范操作,则有可能出现因为瓶盖撞裂后导致菌落总数超标的现象。“桶装水包装物密封性能欠差,如果瓶盖松动漏气,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造成外界空气进入,导致菌落总数超标。”

  影响人体健康的致病菌需重视

  不少媒体的报道,常以“菌落总数”来衡量桶装水是否安全,不少专家表示,以这个标准来界定桶装水是否安全并不科学。北京市矿业协会矿泉水委员会秘书长李平女士曾公开对媒体表示,目前菌落总数的检测主要针对纯净水,天然矿泉水由于其特殊的水质成分,菌落总数不作为抽检内容。

  以成型于1995年的旧《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为例,里面就有关于“菌落总数”的检测指标项目——菌落总数要求低于每毫升50单位,凡是检测发现菌落总数超标的皆为不合格。罗坦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在WHO(世卫组织)、美国EPA(美国环保局)等标准中,都没有菌落总数的检测指标,只是对致病菌有严格要求。

  据了解,在2014年8月12日,第一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十次主任会议上审定通过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罗坦还表示,预计今年底公布实施。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细菌总数的检测指标,只检致病菌。

  其实,细菌并不等于疾病。国家食药监总局也表示,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罗坦表示,本次监督抽检部分饮料中检出菌落总数超过标准值,说明部分企业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此外可能与产品密封不严、储存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罗坦表示,菌落总数除了包含致病菌外,还有其他无害或有益的菌群。从食品安全的原则,应该重视的是影响人体健康的致病菌,例如“大肠杆菌”等。

  “菌落总数略微超标,并不影响人体健康。广东瓶(桶)装水20多年的饮用历史,没有发生过任何菌落总数超标致病的案例,事实证明是安全的。”罗坦提醒消费者不必过度紧张,“谈菌色变”。